原标题:
江苏出台二十条措施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,财政金融联动,开辟企业“钱”途
3月14日,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,对近日发布的《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20项内容进行解读,并就相关热点问题予以回应。
财政+金融,双管齐下促进产业转型
2024年,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达万亿规模。近年来,省财政积极发挥“财政+金融”政策工具作用,优化资源配置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在通气会上,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国栋举例说,比如在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,江苏相继出台制造业贷款贴息、“城新贷”、科创企业首贷贴息等一系列贴息政策。截至2024年底,省级财政已预拨贴息资金近6亿元,推动相关领域贷款规模明显增长。
其中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影响尤为明显,这是为了落实国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要求,结合我省实际创新出台的财政惠企举措。2024年,全省共拨付贴息资金2.13亿元,累计撬动约1470亿元金融资源流向668个实体经济项目,形成实际投资427亿元,其中设备购置金额超270亿元。在贴息政策的有力拉动下,2024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%,超过2023年1.9个百分点。2025年,政策进行了扩面优化升级,前两个月,该政策已支持银企双方签订102个项目贷款合同,合同金额超过50亿元,其中设备购置金额42.33亿元,已发放贷款12.27亿元,其中设备购置金额9.37亿元。贴息政策真金白银的支持,获得广大制造业企业普遍好评。
在支持普惠小微方面,我省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,设立“小微贷”“苏科贷”等10余个信贷产品,2024年引导合作银行为全省5.3万家中小微企业新发放优惠贷款2472.35亿元,平均利率3.44%。全省设立80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,实现市县全覆盖,2024年业务余额2564.92亿元,同比增长24.6%,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业务规模长期位居全国第一。
“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,有些政策实施效果尚不及预期,需要调整优化。‘财政+金融’一揽子政策在持续用力、更加给力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功夫。”张国栋解释说,这次制定《措施》就是要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协同,引导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[ 编辑:广告推送]